密肋楼盖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密肋楼盖|混凝土浇筑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

2023-05-13 04:29:37

  地表水蒸发率高,导致新拌混凝土表面失水,形成塑性,收缩裂缝。混凝土表面的塑性收缩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。当混凝土表面蒸发速率大于1kg/m·h时,其表面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。气温、混凝土拌合物温度、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是影响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的主要因素。混凝土本身温度越高,空气相对湿度越小,风速越大,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率越大。由于夏季气温较高,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热在短时间内产生,促进了混凝土早期温度的升高。相关数据表明,当温度为14℃时,混凝土搅拌后的前24小时内产生了总水化热的43%。当气温为30℃时,62.5%的水化热产生于混凝土搅拌后的24h。粗细骨料和水泥本身的高温一方面提高了混凝土早期温度,另一方面使水泥的水化热更加集中,环境的高温使混凝土中的热量难以散发,所以混凝土的整体温度比其他季节施工的混凝土要高很多。高温混凝土在夏季干燥风的作用下,增加了表面水分的蒸发速率,使表面迅速失水,产生严重的塑性收缩,而其内部的高温则促进了水泥的快速水化和混凝土的硬化。在表面严重塑性收缩和内部约束的共同作用下,混凝土表面产生塑性收缩裂缝。水分的蒸发不仅会导致表面裂缝。而且由于失水,混凝土表面水泥水化不足,影响表面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增长。
  混凝土截面的温差导致表面产生热裂缝。在夏季施工中,由于基础或模板暴露在阳光下,混凝土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。其高度使得与其相邻的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速度和水化热比表面快,增加了表面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差。当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之差超过15℃时,容易产生表面热裂纹。在高温混凝土的影响下,基础或模板也容易产生膨胀变形,而大面积的表面混凝土厚度一般较小,下部的膨胀变形对表面混凝土的收缩有反向约束,增加了其拉应力句,不利于表面裂缝的产生。
  一般认为,当混凝土温度低于50℃时,基础微观结构的变化可以忽略,当混凝土温度高于70℃时,其微观结构的变化被认为是不利的,大体积混凝土的高温影响往往被忽略。由于气温、材料温度、模板或基础温度以及水泥水化热集中释放的影响,一般夏季施工的混凝土结构,由此产生的温升往往使其温度超过不利的Z高温度。由于早龄期混凝土变形抗力小,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,而且容易在表面形成热裂缝。
  多变的气候使混凝土表面容易受到冷冲击。由于夏季施工气候多变,如突然降雨,气温会骤然下降,混凝土表面温度骤降会引起表面温度收缩,产生表面温度收缩裂缝。
  施工中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的增加,增加了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和变形。夏季施工中,由于蒸发等因素的影响,容易造成混凝土拌合物失水,降低其和易性。因此,施工中容易增加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,而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的增加更容易引起收缩,当收缩受到约束时,容易形成裂缝。
  当硬化混凝土在高温下施工时,固体温度决定了混凝土的基础长度。当整个混凝土冷却后,从这个长度和温度开始收缩,容易因整体温度收缩而产生裂缝,如路面破损。

周转模壳

标签

近期浏览:

重庆筑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